香港新股定价改革:一场关于市场效率与投资者利益的博弈

author 阅读:24 2025-02-12 09:38:30 评论:0

近年来,香港交易所就新股定价机制和公开市场要求进行了改革,旨在提升香港新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。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公众持股量要求和改进定价机制,以吸引更多优质上市公司,并提升市场效率。

公众持股量要求的调整:

香港交易所此前对公众持股量设定了较高的门槛(15%-25%),这对于一些大型公司而言难以满足,并可能削弱香港市场的吸引力。改革建议引入阶梯式门槛,根据不同市值级别设置5%-25%的区间,并降低A+H发行人H股占比要求(从15%降低到10%或预期市值不低于30亿港元)。为避免股价操控风险,改革同时建议引入最低初始自由流通量的要求,规定公众持有的可自由流通股需占股份总数的10%及预期市值不低于5000万港元或预期市值不低于6亿港元。

定价机制的改革:

香港新股发售通常分为基石配售、建簿配售和公开认购三个部分。改革建议提高建簿配售部分的比例,以增强机构投资者在定价过程中的参与度,提升定价效率。这基于以下考虑: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强的研究能力和议价能力,他们的参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,降低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波动风险。改革还对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进行探讨,考虑分阶段解禁以提高市场流动性。

回拨机制的调整:

香港市场特有的回拨机制(将部分国际配售股份回拨给公开认购部分)在过去为保护散户投资者发挥了作用,但现今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,该机制已不符合市场现状和国际惯例。改革建议取消强制回拨机制,或降低回拨比例,让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公开认购的初始分配份额(5%或10%-50%),并相应调整回拨上限。这将提升建簿配售部分的比例,增强机构投资者的议价能力,减少新股“破发”的风险。

改革的意义:

此次改革旨在平衡发行人、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利益,构建更有效率、更具吸引力的新股市场。通过优化公众持股量要求和改进定价机制,香港交易所希望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,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

区块链技术应用展望:

虽然本文未提及,但未来可以考虑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新股发行过程,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信息透明度、确保数据安全、简化流程等。这将进一步提升新股市场的效率和安全性,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。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提供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,提高发行过程的透明度和安全性,降低欺诈风险。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化部分发行流程,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。 此外,还可以探索利用数字资产和代币化技术进行新股发行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。

总而言之,香港新股定价改革是一项积极的举措,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,保障市场长期健康发展。未来,结合区块链等新兴技术,香港新股市场有望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和创新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