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量化投资行业复苏及未来趋势:出海与产品创新
去年经历低谷的中国量化投资行业,近期正展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。市场回暖、监管趋严下的行业洗牌以及新兴策略的涌现,共同推动着行业发展。
行业复苏:规模回升,备案加速
据业内人士估计,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已从去年的最低点7000亿元回升至9000亿元左右,并持续平稳增长。这一复苏与市场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。2024年一季度,市场流动性冲击和权益市场波动导致量化私募产品净值回撤,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,募资难度加大。此后,虽然市场上涨带动净值回升,但客户回本后的赎回也较为普遍。此外,监管趋严也导致部分策略,例如DMA量化策略,规模大幅缩水。
然而,自2024年12月起,量化私募新产品备案数量显著增加,显示出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量化私募备案产品数量虽有所下降,但月度备案数据已连续数月保持高位。一些国际知名量化机构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,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信心。
量化策略的运行环境也得到改善。随着风险出清和A股市场修复,量化策略超额收益逐步回归。市场流动性增强、交投活跃度回升,以及中证A500赛道的开启,都为量化策略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,指增策略有望获得“Beta+Alpha”叠加的配置机会。
未来趋势:头部化、出海及产品多元化
虽然行业复苏势头强劲,但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。行业头部化进程将加速,规模分化将持续,头部机构将凭借更强的投研能力、风控体系和品牌影响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。中小机构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,行业出清速度加快。
值得关注的是,出海和产品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。越来越多的量化私募开始尝试海外市场,东南亚市场已取得一定进展,部分机构正积极布局欧美市场。在产品策略方面,也从单一的Alpha、CTA等策略转向多策略组合,以提升投资策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
出海投资的成功,将极大提升中国量化私募的国际影响力,同时也能为国内投资者带来更广泛的投资机会。然而,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,包括不同市场的监管环境、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以及文化差异等。
此外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认知的提高,量化投资行业将更加规范化、国际化和多元化。拥有业绩、技术、人才、风控、渠道和品牌等综合优势的量化私募,将更有可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,实现长远发展。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,未来也可能在量化投资领域发挥作用,例如在资产管理、风险控制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